
美日首次公开讨论核武器使用的情景,表面上是应对所谓"东亚突发事件",实则是华盛顿和日本在台海问题上的一次危险试探。 共同社披露的这份密谈内容,赤裸裸地暴露出日本战略焦虑的两面性——一边顶着"唯一核爆受害国"的道德光环,一边偷偷摸摸把脚踩进核共享的灰色地带。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安全政策,与其说是强化威慑,不如说是在亚太火药桶上玩平衡术。 日本的算盘打得精明却短视。他们试图通过核磋商给美国的安全承诺"上保险",特别是在台海可能爆发的冲突中。 毕竟,当日本在西南诸岛大兴土木部署无人机基地(图1)、为美军腾出导弹发射阵地时,最怕的就是哪天解放军真动手了,美国人却躲在"战略模糊"后面按兵不动。 但这种把身家性命全押在核保护伞上的赌徒心理,恰恰暴露了日本安全困境的死结——越是依赖美国,就越难独立处理与中俄的关系;而越是与邻国交恶,就越要抱紧美国大腿。这个恶性循环,正在把日本变成东亚的"战略人质"。 中国国防部的愤怒反应绝非外交辞令。当日本政客把"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"挂在嘴边,背后心思明显是想要借美国核武库实现军事正常化。 毕竟日本嘴上说着"无核三原则",身体却很诚实地配合美军搞核武器使用推演。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场核磋商的示范效应。韩国早就眼红日本的"特殊待遇",澳大利亚潜艇部队(图2)正等着AUKUS核技术输血。 一旦美日核共享成为既成事实,整个亚太将陷入危险的核多米诺效应。到那时,美国用核保护伞罩住的恐怕不是盟友安全,而是一个个主动跳进大国博弈陷阱的"炮灰"。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核威慑的失败案例已经证明,核讹诈玩过头只会逼着对手升级反制手段。 日本某些政客显然忘了广岛长崎的教训,但中国记得。当张晓刚说出"核战争打不赢也绝不能打"时,这不仅是政治表态,更是对日本历史健忘症的当头棒喝。 日本现在左手拉着美国讨论核武器使用流程,右手在冲绳扩建军事基地,这套组合拳打出来,中俄除了加强战略协作已别无选择。 最近中俄舰队绕日巡航、联合军演频次激增,就是最直白的警告——当有人开始认真准备核战争剧本时,别人也只能翻开反介入/区域拒止手册的最后一章。 美国在这场游戏里扮演着危险的纵火犯角色。他们用延伸威慑的名义,把日本变成亚太版"核绊线"——就像当年在西德部署潘兴导弹(图3)刺激苏联一样。 但21世纪的中国不是苏联,解放军火箭军的导弹精度和数量,足以让任何核保护伞变成漏雨的破伞。五角大楼智库早就推演过,在台海冲突中率先使用战术核武器,结果只能是引发全面核交换。这种自杀式威慑,真能吓住一个拥有完整核三位一体的对手? 台海问题的本质从来不是军事平衡,而是中美战略互信的破产。日本以为自己能在两大国之间左右逢源,却忘了历史教训——当大象打架时,草坪永远最先遭殃。 现在日本的精英们忙着给美国递投名状,冲绳民众却在抗议基地扩建;政客们高喊"台湾危机",日本商界却生怕失去中国市场。 总之,当日本把国家安全寄托在别人的核按钮上时,它失去的不仅是战略自主权,更是作为和平国家的立身之本。


富华优配-股票配资那个正规-全国股票配资-中国股市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